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以“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為主題,在這里隆重慶祝第35個教師節。我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向辛勤工作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崗位的全體教職員工致以節日的問候,向為學校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的老教師、老領導、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新入職的老師和新入校的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過去的一年,全校教職員工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出版傳媒大學為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今天我校受到表彰的老師中,北京市教學名師李艷老師已有近30年的教齡,她堅持以德立身,以才授業,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導師,也是生活中的“知心大姐”,在《機械設計》這門課程中嘗試探究式教學和課堂討論式教學,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深受學生好評。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劉玲老師秉承“藝工融合、守正出新”設計理念開展工業設計教學,注重將綠色設計理念與技術引入教學全過程,將設計與綠色印刷包裝相結合、與信息科技相結合、與文化產業相結合,教學效果明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劉儒平老師長期深耕科研,課題成果豐碩,今年再添佳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李帥老師,是一名去年剛剛入職的年輕老師,今年就斬獲國家級課題,值得慶賀。蔡吉飛、曹躍祖等29位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滿30年,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付出了心血,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傾注了青春。正是一批批、一代代教師年復一年持續奮斗,北京印刷學院才有了今天,中國印刷出版高等教育事業才有了今天,讓我們以掌聲向他們為學校事業和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印刷出版文化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中華兒女正式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夢想的偉大征程,昂首邁入了新時代。我校在60年辦學歷程中,始終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與時代進步同向同行,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到國家重大主題活動和重要科研項目,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印刷出版行業內外傳播,越來越多的學子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一年來,我們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設計學、新聞傳播學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精心組織了辦學6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審核評估;圓滿完成了新聘期人事制度改革??梢哉f,過去的一年,全體師生攜手前行,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累累碩果。
回顧過去,困難與成績同在;展望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存。管理機構的變換、行業發展的變革、學科內涵的變化,都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隨著不斷變化的環境,肩負黨和國家的囑托,新時代的北印人要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善于學習、樂于奉獻。在新時代找準新定位,把握新機遇、攻克新挑戰,持續推動學校教育事業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結合會議精神和總書記對教師隊伍的要求,我和大家談談我對“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的理解。
一是站位高遠孕育師德。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绷⒌聵淙耸墙逃某跣?,培養印刷出版復合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使命。想讓學生樹立良好品德,教師先要有優良師德。教師師德的養成和塑造,源于家國情懷,源于高遠的責任感使命感,源于正確的政治站位。教師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言、以德立行;才能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鮮明正確的立場;才能直面錯誤思想言論和輿論傳播并敢于斗爭;才能聚焦學校奮斗目標,扎根中國大地,立足出版傳媒行業,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二是繼承傳統發展師德。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學校自4月以來,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國”專欄,陸續發表了介紹第一代北印先驅的系列文章,“悠悠游子情、拳拳報國心”的鄭德琛, “傳承印刷文明、追夢文化強國”的魏志剛,“牢記主席囑托、不忘家國使命”的謝普南,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們動容。
鄭德琛老師是一位從舊式知識分子家庭中走出的新中國建設者,畢業于西南聯大,后公費美國留學,回國后即投身新中國建設,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印刷教育家,歷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工藝系主任,北京印刷學院副院長、教授。在印刷學院開始建設的時期,他經常拖著病弱的身體往返于市區和大興校址之間,他從事印刷工作40多年,懷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在印刷教育工作中辛勤耕耘。1989年獲得畢昇獎時,鄭德琛感言:“這次我榮幸地獲得印刷界的最高榮譽畢昇獎,并不是因為我個人曾經做出什么突出貢獻,而是黨和國家重視教育工作,鼓勵教書育人的知識分子,樹立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印刷事業的高尚理想?!边@段話正是鄭德琛多年來心聲的真實寫照。
魏志剛是原北京印刷學院教授,中國印刷博物館原副館長,全國優秀教師,曾獲“畢昇獎”。魏志剛曾說:“30多年的教師生涯,我經歷了許多挫折和磨練,但我始終不放棄傳承中華文明,希望大多是在痛苦中孕育的,盡管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磨練,我始終只問耕耘、不問收獲?!?/p>
謝普南,原北京印刷學院副院長、教授。1957年11月,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大學禮堂接見包括謝普南在內的中國留蘇學生時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中國的前途是你們的,世界的前途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睍r至今日,80多歲的謝普南能夠一字不差、滿懷深情、高聲地背誦出這段毛主席對青年人的歷史性寄語。他說,正是這段話成為他一生為印刷出版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奮斗、無悔付出的不竭動力。在后來的工作、生活中,無論是面臨國家困難還是建校困難,這段話都給了他極大的鼓舞。他說:“祖國寄希望于我們,國家的命運和希望系在我們身上,我們決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報效祖國是我們的天職?!?/p>
系列報道推出之后,許多老師、學生、校友在評論區留言,追憶了當年鄭教授、魏教授、謝教授上課的情景,表達了對幾位老師言傳身教、精神鞭策的感激之情。
學校在60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繼承了很多優良傳統,鄭德琛教授“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印刷事業的高尚理想”,魏志剛教授“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奉獻精神、“在痛苦中孕育希望”的奮斗精神,謝普南教授“牢記主席囑托,不忘家國使命”的責任擔當,正在一代一代北印人中繼承和發揚,逐漸形成了“牢記使命、勇于擔當、自強不息、艱苦創業、遵循規律、積極探索、同心協力、求實發展”的北印精神,這也是北京印刷學院師德的核心。
三是提升素養豐富師德。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尊重,要讓教師更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需要教師以業務素養為基礎,全面提升職業素養,包括課堂教學能力、科研攻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共情移情能力、管理服務能力等等。同時,教師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做學生學業上的導師、思想上的導師、生活上的導師。只有這樣,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教師的話才能入腦入心、教師的行為才能成風化人、教師的形象才能光彩照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活動是今年工作的主線。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我們的很多老師和同學都在為這項工作不辭勞苦,經常凌晨兩三點出發集訓,對于參與的師生來講,這次活動是一次難得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踐行師德風范、身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生動實踐。
老師們、同學們,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當前,學校正處于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強校風、師德建設,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也希望全校教師珍惜人民教師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執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共同投入到學校的改革發展事業中,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共同為北京印刷學院的美好明天努力奮斗!
最后,衷心祝愿全體教職員工教師節快樂、中秋節快樂!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在此,也讓我們再一次共同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謝謝!